耳机被很多朋友视为生活中并不起眼但不可缺少的一个小物件,而正是因为耳机用途的广泛性,听音乐、看电影亦或是玩游戏,我们都用得着它。相比于音箱,耳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私密的听音环境,我们不再会担心听音乐也会打扰到别人,而大多数耳机也不会像音箱那般“大块头”,拥有一定的便携性从而方便户外使用。
尽管耳机的构造相对简单,但选购耳机也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因为耳机的多用途性,各大耳机厂商从耳机的佩戴方式、功能用途、单元类型等多个方面将耳机的类型分得极为细致,这样确实让消费者能够更容易找到针对自身需要所设计的产品,但这对于入门用户来说显然变得更为复杂了。
当然,单独依靠耳机的定位和分类,还不足以帮助我们去选择一款耳机。耳机是一类选择主观性非常强的产品,有的朋友或许会选择一款并不是非常大众的耳机,当你问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一款时,他们的回答会很简单,这声音味儿对!如何去选择一款符合大家个人口味的耳机,还要从听耳机我们都该听什么说起。
我们此次的文章并不是从HiFi的角度进行高谈阔论,而是回到原点,通过几个最为基础的问题来讨论耳机。或许这样一篇类似科普知识的文章,能为大家的耳机选购或多或少带来帮助。
[5][6][7]最常见到的耳机都有哪些?
如果说选购耳机第一步看什么,那还得从耳机类型这个基础问题谈起。我们到了耳机店,告诉店员自己想要一个新的耳机,但实际上想要的可能是一个隔音效果较好的入耳式耳塞。如果说到目前耳机的主流分类,那就可以分成非入耳式耳塞、入耳式耳塞、头戴式耳机、后挂式耳机等几类,那他们又分别有哪些特点呢?
入耳式耳塞
入耳式耳塞如今更为主流
如果说谁是耳塞中的热门产品的话,那肯定就是入耳式耳塞了。从几十元的入门级产品,到千元以上的HiFi耳塞和舞台监听耳塞,入耳式耳塞的产品线非常的长。入耳式耳塞的特点是将单元发出的声音通过一个导管传至耳膜,整个过程是完全封闭的,减少了声音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并且通过特殊造型的导管胶套还能填充耳洞起到隔音的效果,让用户得到尽量多的声音细节。
非入耳式耳塞
非入耳式耳塞是比较常见的架构
尽管如今入耳式耳塞更为热门,但很多朋友接触耳塞都是从非入耳式耳塞开始,例如苹果“小白”耳塞、森海塞尔MX500/MX360、索尼E888LP等等很多经典产品,都采用了非入耳式架构。非入耳式耳塞将发声单元直接对应耳洞,也可以理解为人耳直接贴在音箱的扬声器上,只不过耳塞的扬声器很小。这种结构的好处在于声音比较自然,对于耳洞较小的用户来说佩戴更舒适,但在隔音效果相比入耳式相差不少。如很多人希望能安静的聆听,非入耳式并不算是最好的选择。
头戴式耳机
头戴式耳机主打佩戴舒适度和音质
头戴式耳机可以算是现代耳机的鼻祖了,世界上第一只动圈耳机,就采用了头戴式架构。头戴式耳机又可以分为折叠式、全罩式、封闭式、开放式等很多类型,在这里我们就不向大家展开叙述。相比于耳塞,头戴式耳机采用了非入耳式设计,佩戴更为舒适,同时头戴式耳机容纳得下更大的单元,通常情况下,同价位的头戴式耳机要比入耳式耳塞声音表现更好。当然头戴式耳机的缺点就是便携性,即使是折叠式耳机,折叠之后还是要比耳塞大不少,出门携带还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后挂式耳机
后挂式耳机优点和缺点都比较明显
后挂式耳机是应用户的使用需求而出现的产品,相比于头戴式耳机、后挂式耳机将头梁后置,并不会对发型带来影响,外观更为个性,同时运动时佩戴更为牢靠,这也就是为什么运动耳机更倾向于选择后挂式设计的原因了。然而,后挂式耳机很多不能和耳朵很好的贴合,漏音问题一直是各个厂商在积极解决的问题,同时后挂式设计显得个性了一些,并不一定符合大众眼光,这让后挂式耳机并没有前几类耳机普及。
[5][6][7]
动圈动铁静电 三类耳机孰优孰劣?
很多初烧的耳机玩家想必都已经接触过动铁耳机,动铁耳机那惊人的细节和解析力确实让初听的用户都非常震撼,尽管价格普遍在千元以上,但仍有很多耳机发烧友愿意选择动铁耳机。不过,动铁耳机相比于动圈耳机,也并不是占绝对优势的。
从耳机的架构来看,目前市售的耳机主要可以被分为动圈耳机、动铁耳机,还有那高高在上的静电耳机,那么这几种架构又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呢?
动圈耳机仍然是绝对的主流产品
总的来看,目前我们用到的全部耳机和耳塞都属于动圈耳机,如果你曾经拆过一款动圈耳机的话,你会发现它的内部架构和音箱扬声器非常相似,其实工作原理也是一样的。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信号电流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这种耳机的原理工艺相对简单,用料、振膜工艺以及厂商的调音都会决定耳机的好坏。
动铁动圈谁更强?
而如今耳机发烧友与前几年相比增加了很多,动铁耳机这一曾经的小众产品如今也越来越多的为人所知,舒尔、威士顿、UE等品牌在国内的知名度也逐步攀升。与动圈耳机的发声原理不同,动铁式耳机的发声单元中线圈是固定的,交变电流(音频电信号)通过线圈时产生变化的磁场, 使中间的铁片发生相应振动,带动其连接的振膜震动发声。相比动圈耳机,动铁耳机具有灵敏度高、解析力高、瞬态表现好、声音密度表现更佳等特点。
那么,动铁耳机就一定占据优势么?从声音的特点上看,动圈单元的声音衔接的更为紧密,乐感丰富,给听者一个很柔和的感觉。而动铁单元的声音则比较犀利,解析力及速度感强是它的特点,同时多个单元表现也令人折服。论技术,可能动铁耳塞更强,但动圈耳塞的乐感无人能代替。
STAX SR-009静电耳机
可能有人会奇怪,我们为什么会把静电耳机单独提出来说,说实在的,静电耳机确实很少见,但声音表现也极其强悍,传说中的森海塞尔奥菲斯就是典型的静电耳机。静电耳机的原理是振膜处于变化的电场中,振膜极薄,可以精确到微米级,线圈在电场力的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相比于前两类产品,静电耳机能带来更为惊人的细节,乐感也表现出色。但静电耳机技术要求极高,同时良品率较低,易于损坏,这也就让静电耳机一直处于万元以上的原因。
[5][6][7] 降噪和游戏耳机 真的有必要么?
在开篇时,我们曾经说过耳机的分类繁多,选择有一定难度。我们已经从佩戴方式、单元类型两方面对耳机经行了介绍。而下面,我们将要介绍的,就是两类消费者经常会购买的特殊用途耳机——降噪耳机和游戏耳机。
时至今日,降噪耳机的作用显得越来越明显。嘈杂的户外环境、频繁的出差都让我们饱受噪音困扰,封闭式耳机和入耳式耳塞可能都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隔音需要。这时候,降噪耳机并不一定是听音乐、可能仅仅是还原一个安静的环境而已。
针对商务人士打造的降噪耳机
我们这里要谈的是很多商务人士有意选择的主动降噪耳机,它的工作原理是由耳机上设置的麦克风搜集噪音,内部芯片运算出反弦波,与噪音相抵消的过程,来达到降噪效果。大多数主动降噪耳机都能消除80%以上的环境噪音,为我们提供一个较为安静的休息环境。不过,由于整个降噪过程是一个运算的过程,所以对耳机的音质是肯定会发生影响的。它专为“空中飞人”们而生,如果你需要一个非常安静的环境,降噪耳机则非常适合。如果需要降噪和音质见过,高端的入耳式HiFi耳塞恐怕更合适一些。
在上周的《口水战:玩游戏是用HiFi还是游戏耳机? 》一文中,我们再一次对游戏耳机进行了讨论。游戏耳机是随着近几年电竞运动的高速发展而生,很多专业的外设厂商也在这一领域投入了很大的心力,高灵敏度的拾音话筒、虚拟7.1声道甚至于通过内置多样单元的真实5.1声道都在游戏耳机中出现。
游戏耳机在声音方面进行了特殊的优化
可能有人会问游戏耳机是否适合听音乐呢,从目前市售的主流游戏耳机来看,能兼顾听音乐和玩游戏而游戏耳机确实不多。相比于传统耳机,游戏耳机经过专门的声音调教,以牺牲听感为代价,从而得到高精度的定位和出色的生意细节,但结果就是听音乐就好像清汤白水一样,缺少味道。所以游戏耳机比较适合游戏玩家,如果你平时游戏玩的不多,需要多方面兼顾的话,一只普通的耳机已经完全足够。
[5][6][7]简析耳机的参数有啥用
选择其他类型的硬件产品,我们总有一些参数作为选购的参考依据,例如显示器的分辨率、硬盘的转速和容量等等。但是到了到了耳机,主要的参数只有三个:频响范围、阻抗和灵敏度,频响范围在本文中我们并不会展开来说,因为耳机的频响范围基本都达到了人们能听到声音频率的极限。但阻抗和灵敏度还是值得我们去关心的。
阻抗是比较易于理解的,阻抗越高就越难推,这需要大推力的前端支持。但阻抗并不能单独来看,我们常常忽略另一个参数灵敏度的存在,如果参考灵敏度的话会发现,大阻抗难推并不是绝对的。
参数决定了需要什么样的音源
那么灵敏度的高低有对耳机有什么影响呢?例如一款高阻抗高灵敏度的耳机和一款低阻抗低灵敏度的耳机,用同样的小推力前端连接直推,高阻抗高灵敏度的耳机反而比较容易出声。很多高端耳机采用了高阻抗低灵敏度的设计,尽管对前端的要求极高,但声音非常有韵味,乐感十足,这绝对不是一般的耳机所能表现出来的。
防伪标识勿忽视
耳机的包装上还有一个部分容易被我们所忽视,那就是代理商的防伪标识。国内品牌出现假货的几率并不算高,但一些国外品牌就不一定了,很多朋友通过网络购买过一些号称是国际版的耳机产品,收到后发现尽管外观相似,但声音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同时耳机相对其他电子产品更为精密,很多时候需要国内代理商或者厂商负责保修。所以在选购耳机时,我们一贯推荐国行正品,尽管有可能价格会比其他渠道得到的产品价格稍高,但品质和售后都能得到保证。
[5][6][7]音源和耳机应该如何搭配?
如何搭配耳机和音源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包括笔者在内。一些朋友在搭配音源和耳机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有些人认为自己的音源不用太高端,只要耳机素质较高,听感绝对不差。也有人认为前端比耳机重要很多,万元级的前端,搭配100-200元的耳机同样可以出好声。笔者认为,在音频系统中,同样存在木桶效应,以上两种想法都并不合适,下面我们就试分析音源和耳机在选购预算中比例应该占多少。
音源/耳机那个更重要?
音源决定了声音输出的基本素质,简单来说就是能否将耳机“喂饱”。对于非HiFi用户来说,通常情况下,一个音源仅需要应付一个前端即可,而很多用户需要用一个前端去满足多个不同的耳机,这时候就需要有足够实力的前端去支持。简单而说,音源的作用基本上都是将数字信号向模拟信号进行转换,但MP3的解码能力和DAC模块的配置都对音质有着不小的影响,如果配置偏低的话,这对于耳机发挥最佳实力无疑会产生影响,对于后期升级耳机也会产生障碍。
当然,拥有实力不俗的前端,这也并不是意味着耳机素质一般也能出好声。一款200元和一款400元的耳机,可能他们从用料到振膜的配置完全一致,但正是因为工程师对于振膜的精心调教,让声音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也就是说,一个价格段的耳机,它的声音素质也是一定的,不太可能因为前端的不同而产生太大的突破。
耳机和前端价格的比例要合适
笔者曾经在一个耳机论坛上看到一个耳机烧友提出的建议,他认为音源、DAC、耳放、耳机这几类产品的价格比例应该是1:2:1:1,而单纯音源和耳机的比例应该是2:1,这样的建议还是有参考意义的。笔者认为音源和耳机的价格任何一者都不应该超过另一个的两倍,否则势必不会得到最佳的性价比。
[5][6][7]选择耳机 我们都该听些什么?
文章即将收尾,我们似乎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讲到,那应该就是选择耳机最重要的一点——听感。一款耳机的外观前卫、用料奢侈、售价极高,没有一个好的听感,那么前面这些铺垫也算白费。那么,我们去耳机专卖店应该听什么、怎么听?
如何从听感来选择耳机?
我们听耳机,第一耳朵应该会去听耳机的声音是否清晰,声音细节是不是比较丰富。有时候我们听一款耳塞,会感到声音有些发闷、发紧,那就是中高频解析力不足、高频表现欠佳造成的。低频也显得非常重要,很多人购买耳机就是冲着低频来的,但轰头的低频绝不是好的低频,耳机的低频除了需要足够的量感之外,还需要考虑低频下潜的弹性,让低频听起来很有力量感。
同时,评判一款耳机,声场表现必不可少。声场是一种很难用言语描述同时不能量化的东西,我们听耳机的声场优劣,可以用大编制交响乐试一试,开阔的声音说明声场表现还不错,但横向声场好还是纵向声场好还是需要大家慢慢体会。最后则是通过人声来听中高频,位置的远近对于人声的听感都有很大的影响。
选择耳机要相信自己的耳朵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听某一款耳机非常舒服的时候,就可以果断入手了。因为听感一般只能短时间的记忆,如果受到他人的影响再去试听别的产品,最后比来比去也不记得哪款最好。所以在选购耳机时,信自己一次肯定是没错的。
写在最后:
挑选一款耳机并不是容易的事情,短短的一篇文章,可能还不足以帮助一些刚刚对耳机感兴趣的朋友成功的选择一款耳机。当然选购耳机还需要慢慢地历练,经验的积累,仅仅通过文章的介绍还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需要大家多听、多试,用耳朵收货是肯定没有错的。在后续的文章中,我们可能会对文章中一些没有展开的问题进行讨论,感兴趣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
[5][6][7]